Leverag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class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spotligh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4.(第二作者)
《林语堂“美译”思想的发凡与建构考论》,《翻译研究》,2024年第1期。
《英语专业文化课程群协同思政路径探索》,《外语界》,2024年第1期。(第二作者)
《西部高校外语研究生培养新探索和新实践:院长笔谈》,《外国语文》,2024年第2期。(共同一作)
《林语堂中华典籍英译中的去陌生化》,《外语教学》,2024年第2期。
《重识、重构、重解:林语堂异语书写中对孔子形象的跨文化编码》,《英语研究》,2023年第2期(总第18辑)。
Language Education in Western China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olicy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Western China Studies, 2023(1). (通讯作者)
《林语堂跨语际书写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14日。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rilingual attitudes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in Tibet Areas, Learning & Education, 2021, vol. 10, no. 4.(第二作者)
The promo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services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ultilingual China: National, Minority and Foreign Languages, 2022.(第二作者)
《博弈与操控:晚清“夷”字汉英迻译考论》,《外语教学》,2020年第6期。
《公费师范教育的制度逻辑与改革路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藏族公费师范生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翻译的道德辨识与育人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17日。
Teaching methods in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ion: Case of selected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in general Santos city, Philippines, Journal of Literatur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2020, vol.66.(第二作者)
《“互联网+”语境下外语教育的学科内涵与范式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12日。
《后殖民翻译书写中的记忆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
Psychological preference of Chinese students in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as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2019, vol.10, no.35.(第二作者)
《“汉藏英”三语平衡输入与三语学业成绩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构建一带一路多语语言生活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23日。
《国培计划:从唤醒与提升开始》,《中国教育报》,2015年8月27日。
《秉持文化伦理,外译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6日。
Ethnic minorities and trilingual education policies,Chinese Social Policy in a Time of Tran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机辅环境下高校外语教学资源分配的补偿机制研究》,《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
《藏汉英三语环境下外语课堂文化建构》,《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外语课堂三语接触模式》,《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第2期。
《我国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三语教学模式探索》,《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我国民族地区外语三语教学理论的本土化阐释》,《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西北农村和牧区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第二作者)。
《学分制环境下少数民族外语高等教育体系:现存的问题及构建原则》,《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EFL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Northwest China: An Investigational Study in Gansu Province,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Practices, Policies and Concepts.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7.
《西北藏族学生英语学习风格调查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西北民族地区外语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以甘肃为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第二作者)。
《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十世纪初与二十世纪末我国翻译文学主题和来源的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第二作者)。
2024年,专著《林语堂翻译书写研究》获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
2023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
2023年,参研成果“铸红烛·塑师表·育良师:西部基础教育卓越教师培养的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获国家级教育成果二等奖。
2023年,参研成果“服务双战略,夯基四能力,面向西部的新时代师范生4334教育实践体系构建”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23年,主持成果“汉外兼通,硕博贯通,专业联通——研究生中华学术外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23年,主持成果“西部红烛引领,三级认证赋能,卓越英语教师‘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太阳成集团122cc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3年,主持成果“‘一体’‘四微’西部地区中小学卓越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共同体建构与实践”获太阳成集团122cc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2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22年,专著《中国教师教育》获陕西省第一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2022年,专著《林语堂翻译书写研究》获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2022年,获太阳成集团122cc“优秀导学团队”荣誉称号,团队导师。
2021年,主持成果“‘三复语+五素养’卓越外语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陕西省2021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1年,专著《林语堂翻译书写研究》获陕西高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2021年,主持成果“‘三复语+五素养’卓越外语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太阳成集团122cc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21年,主持成果“师生联动,朋辈互助,慕课补偿,跟踪反馈——研究生学术成长共同体建构与实践”获太阳成集团122cc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2019年,专著《藏汉英三语教育研究》获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2019年,主持成果“教研引领,合作反思,UIS联动,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专业发展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太阳成集团122cc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19年,主持成果“本硕联动的外语全人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太阳成集团122cc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9年,参研成果“‘五位一体’外语全人教育理念下公费师范职后教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获太阳成集团122cc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
2017年,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青年项目。
2016年,专著《西藏自治区双语教育研究》获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4年,主持成果“‘民—汉—英’三语教育与三语教学研究”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
2014年,参研成果“中国翻译文学研究”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
2013年,译著《耐药性》获国家科技部“全国优秀普作品奖”。
2012年,参研成果“体验—反思—实践:基于‘专业发展范式’的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
2010年,参研成果“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
2010年,参研成果“西部高校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验与改革”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6年,参研成果“翻译研究”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二等奖。